动静互涵

  中医体质辨识认为,对于动静关系的认识,中国古代哲学大体经历了“静为动本”到“动静互涵”的阶段。老子首先把动和静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来加以考察,他从其道论出发,提出了“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"(《道德经》第二十六章)的命題,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,但事物的运动变化,终归要向静止的方向转化,所谓“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,归根曰静,是谓复命,复命曰常”(《道德经》第十六章),把静作为动的归宿,静是动的主宰。

  宋代周敦颐在《太极图说》中提出“动静合一”、“动静互根”的观点,经过张载、程颐等人的发挥,至朱兹发胰为“动胙互涵”的观点,明淸之际的王夫之又加以完善。“动静互涵”的观点主要认为动不离舴,静不离动,动静相对立,而又相互依存。因此,无论只承认运动或者只承认静止的观点都是不对的。朱裹明确指出:“静者,养动之根,动者所以行其静。”动与静互为其根,无静不能动,无动不能静,阴静之中已有阳动之根,阳动之中自有阴静之理,说明动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。

  王夫之在《周易外传震》中吏认为:“动狰互涵,以为万变之宗”。其在《思问氽》外篇谓:“太极动而生阳,动之动也;静而生阴,动之静也“方动即諍,方静旋动,静即含动,动不舍静,”“諍者静动,非不动也。”又《张子正蒙注诚明篇》说:“动而不离乎静之存,静而谇条其动之理,敦诚不息,则化不可测。”提出了“动静皆动”的观点,完善了“动静互涵”的内涵。总之,动静瓦涵认为,既无绝对之静。亦无绝对之动。“动静”即言运动,徂动不等于动而无静,静亦不等于静止,而是动中包含者静,静中乂蕴伏者动,动静相互为用,才促进了生命体的发生发展,运动变化。